? ? ? ?一、《指导意见》解读 1.产业优势 本市历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形成设计、制造、装备业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近十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6.1%。2016年,企业总营收约754亿元,同比增长23.4%,约占全国比重16%,列第三位。其中,设计业总销售收入约510亿元,制造业营收约80亿元,封测业约110亿,装备业约54亿。 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齐备。中芯国际(北京)拥有目前国内月产能最大的12英寸集成电路代工生产线,中芯北方12英寸28-14纳米生产线建成后,合计将达到12万片/月的先进产能。在产业链上下游聚集了紫光展锐、大唐半导体、智芯微电子等国内龙头设计企业和京东方、联想、小米等国内优质的整机系统厂商,同时带动了北方华创、中电科、有研半导体等一批装备材料企业快速成长为国内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设计与制造业技术水平先进。在物联网以及北斗导航、12英寸先进逻辑工艺、12英寸28纳米核心集成电路装备等多个领域,北京集成电路企业保持国内领先,在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领域技术进步明显,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产品覆盖范围广。北京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主开发的芯片产品涉及移动通信终端、信息安全、处理器、存储器、物联网、消费电子等信息产业领域,覆盖通用IC市场及新兴热点市场。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除300亿规模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外,我市还集聚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盛世投资、清芯华创等一批专业投资公司。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材料联盟等专业联盟以及IC咖啡,在北京形成了集市场交流、人脉汇聚、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优势明显,全国集成电路领域引进的"千人计划"学者中约1/3集中在北京,中科院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关的研究所约有50%设立在北京。"十二五"以来,北京集成电路企业及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约30%重大任务。 2.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重点领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进制造工艺对国产智能芯片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量产的国产核心装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一批骨干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3.重点方向 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整合国内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突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性瓶颈问题,增强国家创新技术和系统性知识产权布局,初步改变我国技术升级依赖引进、受制于人的局面。 二是力争核心设计技术创新突破 提升我市集成电路设计业的规模和水平,骨干企业芯片设计能力达到7-10纳米,3-5家企业成长为国际先进企业或国内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针对先进核心技术的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智能通用核心产品、工业控制、前沿新兴领域,实现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的重点突破。高度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等关键领域的核心芯片,进行前瞻性布局。 三是推进全产业链联动协同 推动我市骨干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代工企业国产客户比重提升,集成电路产业"两头在外"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变。促进北京具备优势的应用领域企业与芯片设计业、制造业形成联动效应。 四是提升装备材料自主配套能力 显著提升国产集成电路设备、零部件和关键材料本地化配套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支撑我国集成电路技术步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集中力量培育一家集成电路装备领域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二、典型案例 案例1.龙头企业: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的12寸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厂。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硅片及各类化合物半导体)集成芯片的制造,与集成电路有关的开发、设计服务、技术服务、光掩膜制造、销售自产产品等。 中芯北方具备两座月产3.5万片的300mm晶圆厂。第一座晶圆厂主要生产40纳米和28纳米Polysion工艺产品;第二座晶圆厂具备28纳米HKMG工艺及更高技术水平(厂房在建中)。完全达产后,中芯北方将与中芯国际北京厂一起成为国内集成电路制造的重要生产基地。 中芯北方目前已拥有国内外客户20余家,产品涵盖通用逻辑电路、低功耗逻辑电路、混合电路和射频等领域;产品分别应用到移动电话、无线连接、数字家庭、汽车电子、微处理器、智能卡、闪存等等。其中使用28nm多晶硅栅极工艺与高通合作生产的骁龙处理器,是国内代工厂率先实现量产的28纳米系统级芯片。 案例2.创新型企业: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华创")是由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星电子")和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智能工艺装备的龙头企业。 北方华创秉承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多年高科技研发实力,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以科技创新为基点,致力于加快推进北方华创向新型制造业的战略转型;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电子工艺装备和精密电子元器件两大基础电子产品服务商;致力于提升人类智能生活品质。 北方华创拥有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四个事业群,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现有四大产业制造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案例3.民营企业:北京兆易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兆易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是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全球化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致力于各类存储器、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拥有180余件的发明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专利73件,研发人员比例占员工总数55%,确保了公司产品以"高技术、低功耗、低成本"的特性领先于世界同类产品。在上海、台肥、中国音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在深圳设有分公司,在中国台湾地区设有办事处,并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地通过产品分销商提供本地化服务。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有着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第一颗静态存储器及IP技术,2008年第一颗Serial Flash产品及第一款GigaROM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2012年Serial Flash产品月销量首次突破70kk,生产工艺提升至65nm,串行闪存领域市占率始终保持中国第一。 公司产品为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广泛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及周边、网络、电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各个领域。公司产品在2010、2011和2012年连续3年被工信部授予"'中国芯'最佳市场表现奖",企业先后被评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单位""创新型试点企业""优秀留学人员企业"等,入围"钻石计划"。 三、解读专家 王文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助理、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主任。199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2003年,获得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间,就职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28纳米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2008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从事22纳米及以下技术代集成电路先导工艺技术研究。一直从事与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制造相关的工艺与器件技术研究,特别是在纳米尺度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81项,包括美国专利22项、日本专利2项、中国专利57项。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