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一年,还在不断完善的家
「写在前面」户型:三室一厅两卫 2017年3月动工,同年9月底大部分工程完工,10月搞定了天燃气就和老婆迫不及待的搬进了新家。因为对材料的信任加上持续的开窗通风,我们跳过了晾房期直接入住了。 「户型改造」我们家原始户型是一个中等面积的三居室,房间划分和功能设计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类型,属于面积不大但要样样俱全的纯刚需住宅。我们觉得从设计的角度一定要有侧重的重心,不能面面俱到全面平庸,所以对原始结构十分不满意,想尽可能改造出适合我们自己个性的方案。 但由于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装修,十分缺乏经验,为了给自己留足后路,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很多未来可能的变动和备用方案,总结起来:易实现、轻装饰、重功能、易改动。 整体思路:
所以在确定上述思路之后,我们和装修公司的沟通就比较有明确的目标了。在经历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案和基于现实原因不得不做的妥协之后,才明确下改造方案:
最终结构:
「玄关」玄关很简单,将开发商原本强弱电箱的位置让木工打了简易的柜体遮住,表面贴上科定板装饰。遮丑用的东西所以内部没有要求做得很精致。 强弱电箱这里因为开发商的电箱设计配置简陋且不够合理,于是把整个电箱都换掉了,给每一路都做了漏电保护,总路增加了一个过欠压保护,日常用起来十分安全放心。 大门是常见的猪肝色,其实很后悔装修时没有把大门换掉,毕竟又丑又是内开门……然后我们就用芬琳的水性木器漆把大门内部刷成了白色,瞬间风格感觉就对了而且感觉玄关的空间都变大了。
刷漆其实比想象中简单,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而已,我们也没有刷漆经验但第一次就刷出了自己满意的效果。 进门处用智能门磁+智能开关+普通筒灯实现了自动开灯的功能,因为不信任人体感应灯的可靠性所以用了这种方式。毕竟门磁本来也是要装的(用来监测是否有异常开门或者忘记关门的情况),只需要多支出一个智能开关的钱而已。 「客厅」
客厅和主阳台通铺了木地板,将餐厅放在了阳台,目前唯一的缺点是厨房到餐厅的距离比较长,但带来了自然光和自然风,毕竟大家去餐厅吃饭也愿意选择窗边的位置。我们尝试过将餐桌放回厨房旁边的“标准餐厅位”,不仅阻隔了日常生活的动线,还把原来宽敞的客厅变得特别局促,所以目前看来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客厅没有主灯,沙发位3个筒灯+电视墙4个轨道灯完全可以满足客厅照明需求。唯一的遗憾是装得离墙有些近,光斑有点生硬。目前还缺个落地灯来做氛围灯,一直还没看到特别合适的款式所以空着就空着吧。 考虑到聚会需求,茶几用了易于搬动和组合的款式。沙发选择了Natuzzi Edition的小三人位(B845),选择Natuzzi是因为坐着确实舒服,选择小三人位是因为买不起大三人位。加了些钱换了20号皮,质感和颜色都很满意。 我对客厅视听最大的需求是看电影,所以设置了5.1声道的音箱(杰士RP系列)和65寸的电视(sony 65x9000e),没有用投影是因为同等的价格电视画质超出投影太多太多,在画面尺寸和画质上我选择了后者。音箱的体积有点超出预期,刚放上去的时候感觉有点突兀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了这种设定……其实对于一般的需求来说,soundbar就是特别好的选择了。 地板选择了卢森的一款深色地板。这是个有些冒险的决定,在没有看到多少实铺案例的情况下心一横就买了。实际铺上后感觉效果超出预期,也没有很难驾驭。但这种深色的地板确实很需要维持清洁,不然容易显得很脏而失去质感。好在有了扫地机器人之后这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厨房」
因为原有的厨房空间又小又阴暗,把厨房和客厅的隔墙全部拆除了,新建了一堵矮墙用来做吧台和岛台,改造成开放式厨房。靠墙的一侧安置燃气灶和电器,岛台一侧安装了水槽和洗碗机,这样把用水和用火的操作分隔开,两边都有切菜操作的空间,动线也更清晰,同时三四个人在厨房里忙活也互相不会有影响。 冰箱的位置其实稍稍有些尴尬,在考虑了所有可能的摆放位置之后,还是觉得冰箱需要尽可能靠近厨房才好。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确实比较适合我们家。如果把冰箱放到客厅,日常拿取食物和做饮料会来回跑很多趟。
橱柜全部用了宜家的,能做抽屉的位置都做了抽屉(图里刚好没拍到),目前还在努力提高利用效率,但抽屉确实比平开门好用太多了,深处的东西不需要费劲去拿取。没有安装吊柜是因为我觉得利用率不高而且墙面面积剩得不多,用了吊柜反而显得拥挤局促,三张隔板放些常用的东西就足够了。 水槽用了去年很红的blanco,实际感觉确实比不锈钢的更好清洁一些,其他倒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左边的沥水区很好用,洗碗、晾干、切水果都很合适,配合抽拉式龙头也很好清洁,因为自带坡度所以也不会积水。唯一的遗憾还是沥水区占用了一些水槽的面积,整个水槽如果能再大些就更好用了。
入住半年后在吧台旁边增加了一组储物柜用来放置水具、备用的餐具、烤箱、烘焙工具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厨房的功能。这个位置几乎处于全家动线的必经之路,日常过来倒杯水喝特别方便。 吧台定制了一张老榆木的板子,为了更防水补涂了一遍木器漆,板子直接用胶粘在矮墙上,目前使用良好,没有任何晃动。 吧台侧面设计了厨房灯的开关,为的是走过路过不用抬手就能打开厨房的灯。但也有一点尴尬的问题是人靠在这一侧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碰到,设计时确实没有考虑到。
因为实在不喜欢铝扣板的感觉,厨房顶部用了石膏板,刷了防水面漆,并增加了一台换气扇,用来油烟机处理能力不够时辅助排油烟或者换气用,但实际很少很少会用到除了炒糊锅(笑)。开放式厨房并不可怕,岳父来家里做饭都说没想到这样的厨房爆炒真的没啥油烟味。 厨房地面是从客厅通铺过来的复合木地板,没有什么额外照顾的情况下,这一年多证明厨房用木地板确实没有问题。
水槽底接了垃圾处理器,开关用了小米的无线开关,粘在吧台上用起来很顺手。同时设定了开启后2分钟自动关闭,避免了垃圾处理器意外启动持续空转。 「工作室」首先是为了打通空间,把原来大次卧靠近走廊的一面墙打掉,换成了一扇三联动的推拉门,日常保持常开状态,把狭窄的走廊纳入了整个活动空间。 这间屋子里的家具几乎都是宜家的: 工作桌用了两张桌板+两个A字腿+一个定制的小抽屉柜组成,占据了一整面墙。 为了稍微区分一下空间,在书房和阳台中间加了一小扇玻璃隔断,加上白色百叶,避免光照太强时影响看屏幕工作,时不时还能有非常好看的影子投在墙上。 阳台部分没有像客厅一样做木地板,为了方便清洁打扫还是设计成了瓷砖地面,主要用来养点花花草草和家里的龙猫。近期还有自己买材料做一个龙猫的木柜笼的想法,还在筹划阶段。 「主卧」
主卧最核心的位置:床,因为我很喜欢床垫直接扔在地上睡得感觉,所以直接从靠窗一侧做了一个2米4宽的地台出来,床垫直接扔上去,既省了买床的钱,睡起来也特别稳固踏实有支撑感。 床头两侧加了两盏壁灯做氛围和阅读用,一直没淘到样式合适又自带开关的款,最后自己动手在黄铜壁灯的底座上装了开关,毫无违和感。其实床头还应该有个装饰画什么的,目前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所以一直空着。 其实床尾本来还想加个柜子+吊灯,目前又觉得不是很确定所以一直没有购置,原来设计为梳妆台位置的区域,也因为老婆觉得自然光不足而暂时被闲置。一直在想怎么将这两个区域利用起来。 主卧的厕所被打掉改成了衣帽间,一是我们觉得二人生活很难遇到需要两个卫生间的情况,双卫有些浪费空间,二是这里确实是最适合放衣帽间的位置了。衣帽间走了成本最低的路线,用宜家pax衣柜搭配一个斗柜(在画面左侧不太能看到)收纳下了我们二人所有的衣物,并且放弃了衣柜的门直接用一道推拉门分隔了衣帽间和主卧。 说实话目前我觉得这个方案并未带来特别明显的好处,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步入式衣帽间”的感觉,但由于空间只够摆放一排衣柜所以感觉并不明显。不过因为选用了茶色的玻璃所以关上门之后空间整洁感还是有所提升。 主卧有个乌龙是我将进门开灯的开关做到了门背后,导致开门后打开卧室的灯非常不方便,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将双控的一侧开关改成智能开关,再在门框上粘贴了一个智能开关,在不改变线路的情况下把开关移到了方便开启的位置。 「卫生间」卫生间是一个取舍很大的空间,想要的东西很多可空间又很有限还要考虑用水的问题。尽管我们分割了一部分小次卧的面积到卫生间,仍然有些局促。 所以最终我们放弃了浴缸放弃了干湿分离放弃了长长的洗手台…… 厕所也没有使用铝扣板吊顶,防水石膏板+防水腻子+防水面漆(芬琳超强3G)完全不怕水蒸气的问题。镜前吊灯是从很喜欢的案例里抄过来的,灯泡亮度合适的话确实也不会有刺眼的问题。本来还设计了镜前灯,但入住后实际感受发现需求并不大,于是直接用镜子把留给镜前灯的线头挡住,未来如果又有需求随时也可以增加光源。 柜子和壁挂马桶中间的空隙设计成宜家的常用尺寸:40cm,正好放得进去一个置物架,解决一些常用品的收纳问题。预留了一个插座在马桶水箱上方,最初考虑是拿来满足临时的用电需求(比如蹲马桶的时候给手机充电?),没想到正好可以给电热毛巾架用。马桶旁也预留了插座未来可以添置电热马桶盖时用。 浴霸单独设计了一个开关可以完全切断电源,洗手台旁边设计了两个五孔插座,可以方便给电动牙刷充电,电吹风放在洗手台下的柜子里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插上就行。 原本还想装一些挂件用来放洗发水沐浴露什么的,但窗台也挺实用的就一直没装。 恒温的淋浴龙头确实很有必要,搬进新家后再也没有被烫过。(热水器也选择的是恒温款,实际使用并不会有任何冲突且水温特别稳定,开其他水龙头也不会有任何温度变化)。 地漏转了45度安装,比普通的安装方式更简洁一些,但不得不说地漏买得再贵也敌不过头发啊还是两天就要清理一次。 另外卫生间也用了和卧室门一样的木门,并不需要为了防水而专门用质感很差的铝塑门。 过门石也是一个可以不要的东西,这里推荐一种不需要过门石也可以防止地板底部进水的施工方法(图是我自己画的)。 「后记」「遗憾与后悔」
「监工和临时调整」尽管很难做到全程在现场监督,但还是需要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节点进行现场验收,工长发来的照片往往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情况,一定要确保每一处都使用了自己期望的材料和工艺,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要求整改,我家甚至为此推掉了一面新建的墙整个重砌……就算你十分信任工长,工长也无法完全保证手下的工人不乱来,如果入住后才发现问题,整改会对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临时调整是无法避免的情况,总会遇到一些现场状况无法实现设计图的情况,或大或小,我的建议就是千万不要让工长或工人来决定,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的基础上去根据现状做调整,哪怕停工都不要草率了事,这往往会成为未来的遗憾。我家也遇到了一些决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好在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材料的选择」装修材料品类太多无法一一说完,但总的逻辑是:
我家9月底装修完,同年10月就入住了,且室内空气处于健康水平,还是多亏了靠谱的材料和大量宜家家具的使用。 「多画图!」能学3D就学3D软件,能画CAD就CAD,能在PS里画就在PS里画,实在不行就尺子铅笔也要画,总之工具不重要。对于拿不准的部分,画图能解决很多想象力做不到的事情。我家很多地方工人不知道怎么做都是靠我详细画图搞定的。与此同时详细的交底并且确认工人明白了也是很重要的步骤。 暂时就这些内容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再写点具体的东西,挖点坑吧,比如强弱电、小改造啥的,感谢看完!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