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智能家居 篇二:#晒单大赛#群晖DSM 6.1 SSD Cache+HDD混合存储OR大容量SSD最优方案测试群晖DSM系统在“PLUS”以上级别的NAS设备上支持SSD Cache技术,Synology 的SSD Cache技术白皮书(英文版)描述了它是如何工作的。我简单翻译成中文:
DSM帮助文件描述如下:
我的群晖DS1517+ 配置了 一个1.6TB Intel DC S3610 SSD(Bay1);一个800GB Intel DC S3500(Bay2);一个希捷酷鱼Pro 10TB(Bay3);两块西部数据红盘8TB(Bay4/5)。 它们全部都独立以BASIC卷作为单独的存储空间存在。我为什么不用RAID1/5/6阵列配置?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穷 不选择RAID1是因为RAID1最败家,RAID1使用面积只有建筑面积的50%。加上硬盘厂家和Linux系统标准标注格式化容量的潜规则差异高达10%(1TB对于硬盘厂家来说是1,000,000,000,000字节,Linux系统却确认为1TB是22ox22o=1,099,511,627,776字节,相差了9.95%其实四舍五入就差10%。实际上2x8TB红盘,你们在潜意识里一定会期望格式化以后你们能装16TB的文件对吧 RAID5/6就不用说了,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一口气买4/5块同容量的NAS硬盘组成RAID5/6。这明显是走采购或者年入30万以上的一线城市稀有精英才能够实现的消费行为。至于占全国大部分的“群众”人口其实负担不了一气4块硬盘的采购。你们知道农村盖房子吗?辛辛苦苦搬砖三年,攒了20万块,先盖两层,然后在去打工搬砖,一年加盖一层,五年后才开始装修完成。所以个人用户穷,其实就只能这样先用BASIC磁盘模式逐个逐年的扩容硬盘。有人说不是又在线扩容吗?在众测时候也尝试过大容量硬盘RAID5/6的在线扩容,8TB硬盘x3大概需要6天时间,会让人崩溃的。很明显我手头的硬盘满足不了RAID5/6一次成型的需要,而且RAID5/6不能代替备份,还需要准备最少一个2TB级别容量的硬盘/阵列来备份重要个人数据,事实上现在要选购NAS硬盘肯定不是2TB,而是4TB起步了。所以总的使用成本还是高昂得吓人的。所以家用单盘即可,数据备份靠群晖Hyper Backup套件,这里说跑题跑得有点儿远。 接下来继续测试SSD Cache和其他缓存和存储加速解决方案—— 经过实践,DSM 6.1系统的SSD Cache使用1块SSD的时候只支持Read Cache读缓存,使用2块SSD的时候可以支持Read/Write读写缓存,这个是SSD Cache缓存架构决定的。这时候我这样的DS1517+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第一个方案:牺牲2个磁盘位作为SSD Cache,等于5盘群晖变成3盘群晖,等于DS1517+降级成3盘位可用,这样的结果我想谁都不会开心得起来。第二个方案就是使用群晖专用的M2D17适配器插在PCIe x8槽上。这样可以增加2个M.2插槽作为SSD Cache。代价就是花钱……而且又牺牲掉了PCIe x8槽,无法继续添加Intel X540 10GE万兆网卡了。 提前剧透一下,老实说群晖在这款产品上点歪了科技树,这点群晖的竞争对手QNAP比较聪明,它直接推出来M.2 Cache+10GE万兆网卡二合一的扩展卡,当然价格也飞上天了。幸运的是今年的新品群晖DS918+开始在NAS主板上集成了M.2 Cache而且开始支持PCIe NVMe SSD,不用再纠结这个问题 安装SSD CacheM2D17作为一款17年的产品,诡异的不支持NVMe(根据观察可能是群晖系统核心没有加入NVMe SSD支持)。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增加2个M.2 SATA SSD槽,而且添加的SSD只支持作为SSD Cache使用,不能作为盘位扩展SSD,不能作为数据存储空间。 所以我需要搭配给它两块SATA接口的M.2 SSD,经过测试我每天读取的数据量在20~30GB左右。 不过市面上最小容量的SSD也需要120~128G起了。市面上选择的范围大概在建兴睿速V5G+,V5G,三星850 EVO,联想SL700之中选择。 考虑这个主要是SSD Cache缓存,属于锦上添花,所以SSD成本控制是低价可靠即可。 还有一个冷门的选择是服务器拆机的Intel DC S3500 120G,企业级OEMM.2固态盘,但是没有保修。 拧上SSD和M.2固定螺钉即可,切记是1个SSD只支持Read缓存,2个SSD才支持Read/Write双向缓存。话说这个设计比较浪费SSD空间,相比之下Windows Storage Space允许在1块SSD上自由划分读写缓存,例如可以一块128G SSD可以划分110G读取缓存,8G的写入缓存(通常一天使用台式PC电脑SSD写入量只有3~5G左右),这样对于用户投资的利用更加合理。但是群晖SSD Cache系统设计如此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M2D17和SSD Cache硬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就是拧开机箱后部6颗侧板螺钉,整体拆开机箱整个U型侧板。 然后把M2D17对准PCIe x8插槽插入即可。 记得拧上挡板螺钉和群晖的PCIe槽遮盖塑料挡片。 磁盘性能基准测试首先单独测试建兴V5G+ 128G固态盘装在PC系统中的性能。 128G容量的关系,写入速度不到400MB/s 这里是重点,可以知道建兴V5G+ 128G大概4K_iops性能是7433iops。 PCMark 08 Storage Benchmark测试 创建SSD 缓存系统群晖DS1517+通过千兆网口和网件GS108Tv2和Windows 10电脑相连接。 之前的累积统计数据已经知道我需要大约每天读写30G的热数据。所以128G的SSD缓存容量足够了。 添加SSD缓存,勾选1个SSD只会创建只读缓存,同时勾选2个SSD才能创建读写缓存。 这里提示的创建缓存的类型,我不清楚是否RAID5机械硬盘阵列也要创建RAID5 SSD缓存才能进行。 划分SSD缓存容量这个功能相当的脑残啊,剩余的未用容量依旧是不可利用的,那么划分容量来做什么呢? 最后照例确认创建SSD缓存会丢失SSD上的已有数据,例行公事免责声明。 创建之后可以看SSD缓存成命中率的信息。 测试用例1:iSCSI LUN位于西部数据WD红盘8TB上,容量480G,没有启用SSD Cache。 这里特地测试2个写入容量的大小,读写1G数据块的时候全部命中内存缓存,所以可以看到测试4K存储性能很喜人,IOPS突破了1000+,正常情况下机械硬盘IOPS在100(家用桌面级)~300(企业级)之间。 读写5G数据块的时候全部8G配置的群晖DS1517+内存缓存已经爆了容量溢出了,所以可以看到测试4K存储性能IOPS跌到了600+,这依然比企业级硬盘的性能高一倍以上。 同样的,CrystalDisk Mark 测试也是基于1G数据写入量和32G数据写入量的测试,同样的爆内存缓存的情况下,机械盘做iSCSI的写入性能大大下降,从75MB/s跌倒了10MB/s,大约是主流中低端SSD的三分之一性能水平。 PCMark 8 Storage Benchmark,这里主要是用来跟后面的测试用例作比较。 测试用例2:iSCSI LUN位于西部数据WD红盘8TB上,容量480G,启用建兴 V5G+ 128G SSD 缓存。 加入了128G SSDx2作为SSD缓存之后,第一个表现是4K IOPS写入提高了2.5倍,直观的表现就是不再爆写入缓存了,所以无论是1G还是5G的写入量,都不会出现性能断崖式下跌。 同样的,CrystalDisk Mark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 但是在32G数据大小读取数据发现了异常,因为群晖和Windows Space都把SSD缓存作为计划任务,所以在第二天零点才会对读取的热数据进行搬运整理,所以刚刚创建SSD缓存当然就测试读取性能不一定会得到最佳数据,需要多运行“训练”几天才会有更好的读取加速效果。 测试用例3:iSCSI LUN存储在建兴V5G+ 128G上,容量100G。 直接在NAS上使用SSD作为存储,IOPS性能比 直接在NAS存储上使用SSD(而不是缓存),性能比硬盘+SSD 缓存还能提高不少。 总结群晖DSM 6.1系统应该是使用了内存缓存技术(未见公开白皮书,属于我个人推测)。即使是在未启用SSD Cache的时候,通过8G以上系统内存分配为高速缓存,群晖iSCSI LUN也拥有比直接装PC机上读取机械硬盘还要高3~5倍的4K读写性能。也就是说即使没有SSD Cache,群晖的机械硬盘操作也不算太慢——很不幸这点让添加SSD Cache的性价比大打折扣。这导致了我们做的读写数据测试在数据量没有超过DS1517+的剩余物理内存容量的时候,开启和关闭SSD缓存,写入性能表现是一样的。而读取性能无论在没超过内存缓存的情况下直接保持在3000+IOPS的高水平。 只有在写入数据量加大到5~10GB甚至更多的时候,SSD缓存吞吐量更大的优势才体现出来。 它可以带来存储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频繁读取的应用场景中,比如Lightroom Catalog图库预览、SMB/CIFS协议(网上邻居)连接的时候刷新整个目录下的JPG图片预览图,iSCSI存储Steam/暴雪全家桶游戏读盘(众所周知它们不能装在SMB网络驱动器上,只能用iSCSI伪装成原生驱动器)和VM虚拟机。(划重点)但是提升幅度没有投入金额(1700~1800人民币)给我期望值的那么大。要知道3300人民币可以买到的全新三星企业级PM863 1.95TB固态盘(IDC拆机很多,由于阿里云退单的缘故,ebay上也能淘到,转运回来44块钱而已)了。你用2TB企业级固态盘装上面承载的应用数据,绝对会比什么SSD Cache都要顺溜。 没钱的用户,新出的群晖新品DS918+搭配NVMe SSD缓存更好;有钱的用户,应该优先选择全家升级到万兆电口网络,宝贵的直接上Intel X540 T2万兆网卡(没钱Made in Huaqiangbei,有钱Intel Stock,没有钱又讲究Dell/HP拆机)。 然后匀出2个盘位安装480G以上容量企业级固态盘。重要应用跑存在全SSD固态盘组成的存储空间里面,借助10GE万兆网络可以跑20000+IOPS,持续传输可以突破500MB/s,如果用RAID0(记得Hyper Backup做每天数据备份)则可以加速拷贝速度到800+MB/s。 影音视频等连续大文件数据存在剩下机械盘盘位上,相对来说,我认为这样规划比较合理。 了然这一切,我的这块M2D17就去了咸鱼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