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人使用Apple Watch 四年有余,从 2 代更换至 5 代,期间对于 Apple Watch 在运动方面的使用有不少经验。
今日入手 Apple watch S4 还值吗? 正文开始 ?? 这块表在 2018 年的 11 月中旬就上手了。从Series 2更迭至Series 4,Apple Watch之于我的最主要用途一直集中在健身运动,就如上篇《两个Apple Watch陪伴下的「健身之路」》中所提过的,对于朝九晚五,动不动脖子、腰椎就出问题的白领来说,也算是在工作装束的打扮统一之上,兼顾了健身督促、辅助的一项角色了。 这次要分享的 Series 4,仍然会聚焦在健身运动的体验中。不过要说明的一点是:上篇的分享中,服役的Series 3 已更新至 OS 5 beta 版。而现在上手的 Series 4 是 OS 5.1.2,软件方面的体验变化并没有太多,就不再赘述。 还是主要讲一讲 Series 4 硬件升级后,给我来带的新健身体验吧。 「心率检测更新 Carry」对任何一款运动型智能手表来讲,心率早就是一项的基本的门槛了。我在跑步或是游泳的时候,大多也是依靠心率数据去控制自己的节奏。 例如,5-10k距离的跑步,我的平均心率在150-168之间,因为距离较短,即使心率飙至160以上我也能快速调整回状态。但在15k以上距离的跑步,我的平均心率会保持125-155之间。心率在140上就会感觉有点吃力,数值抵达160以上,心脏、呼吸节奏会明显吃力。我也会跟着手表给出的数据,去有意的调整自己的配速。当然这些是从Series 2、3时代就能做到,并且一直在做的事情。 Series 4在心率方面的精进,首要是增加了电极式心率传感器。 以前几代的心率检测都是在使用医学领域比较普遍的光体积描记法(PPG),大概就是用绿灯照射手腕血液,通过血液吸收的绿光量来计算心跳次数。不过这种做法有短板就是,想要实时心率的话效率不高,有一定误差。 新的电极式心率传感器的一个电级接在背面,另一个则在侧面表冠上。 设计也从原来的四触点做成了更有整体性的圆环,相比之下个人觉得新设计的视觉更舒服。背面电极目前应用在单导联心电图,不过这项功能目前只开放于美国。我的日常运动中,比较常用的是表冠电极的实时测量,尤其是在泳池的训练中。 具体方法是,确保手表戴在手腕上,另一只手的指头触摸侧面表冠。基本30秒内能随时获得精准心率,相比之前的唯一的PPG法效率更高。如果感触细腻的人,检测过程中还会感觉到表冠轻微的机械震动。(而我这个傻大粗,用了好多次才发现这点) 说说关于这点我的实际应用,之前是重点以心率数据来辅助自己规整游泳动作,提升效率。不具备电极式心率传感器的 Series 3 可以用游泳模式中的心率显示足以完成。但现在进入了练习法兰佐和静态闭气的时候,我需要在静态下,用心率检测来验证自己是否在水下调整至最放松的状态,以减少消耗的氧气。 换了 Series 4 在水中实时观察心率时,我会打开在心率界面。大约20秒一次,利用表冠来测量自己的心率。目前的静态闭气 PB 是 1min28s,调息完毕心率平稳状态是 60+ 次/分,水中 1min左右心率大致会上升至 120+ 次/分,心率升至 140+ 次/分就代表着我需要浮出水面调息了。 除了电极式心率检测之外,还有很受益的心率临界值通知功能。 以前的几代 Apple Watch 都有心率过高的警报提醒,但没有心率过低的警报。Series 4 有了心率过低的警报提醒,经常有运动习惯的人,静系心率会比常人低。因为心脏跳动慢,也代表这心脏供血液循环的耗能低,本身的效能比较强大,前提是人精神状态健康。 比如我大佬(男友),静息心率在 50-55次/分左右,运动时感觉到吃力的心率是170次/分左右。我属于正常人水平,静息时常是在55-60次/分上下,运动时会感觉到吃力的心率是160次/分上下。所以在最高的警报设置是140次/分持续10min以上,最低40次/分持续10min时提醒。 有运动习惯的使用者,特别是跑马拉松的人。千万不能忽略自己的心脏负荷,跑步过程中有一个随身提醒,让自己悠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及救命,还有一项对于极端情况的更新不得不说:摔倒检测。 不管是Apple 官宣或是我所看过的内容里,大多都是把这个功能定位在家中老人摔倒,及时呼叫紧急联系人的情景。对于我而言,依然是发挥在跑步这项运动里更实际。稍熟悉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城市马拉松有过不少跑者突然昏倒,然后猝死的事件。这种千钧一发的情景之下,Series 4的摔倒警报也是一种救命措施。 一些有关心率检测更新的小尾巴…… 心率更新的这一环节对于运动来说,在安全关怀的方面提升了不少。不过在精确性上,Series 4还增加了一个小细节,结束某一运动项目后,记录不会立即关闭,而是稍有延缓记录运动结束后几秒的心率状态再结束。对于需要观察数据的去提升训练的我来说,可以说是很贴心了。 「其他升级打辅助」除去运动的核心数据心率之外,Series 4 还有一些更外向的更新或多或少还是在我的运动生活中更新了体验。 就说最新添加的Infograph 表盘。 虽然看起来不像Apple简行的风格,但是对我用起来着实方便。以前Apple Watch上提供的表盘,最多只能提供4个快捷功能通道。而我最常需的刚好有6个:
Infograph 的表盘目前最多可以设置除时间以外的8个快捷功能,刚好足够。 蜂窝网络在运动健身中带来的便携仍然是重要的一项。 在上篇分享我就已经详细夸过「运动时能摆脱手机的愉快」,这次要夸奖的是:现在广州电信也支持蜂窝功能啦!毕竟我的主卡就是一张电信不限流量卡,能接入Apple Watch必须值得庆祝。 不过要注意,电信目前只是部分开放,最好先在网页端检测一次账号是否支持,再去办理开通这项业务。 提及打电话还有一点需要补充,Series 4的扬声器音量提升了50%。 所以使用电话的时候听声音明显没有前几代那么吃力。而且我现在大概是习惯了跑步,基本不会通过音乐去缓解自己跑累时候的烦躁。抛弃了耳机后的健身经历中,有那么1次,还是在路边用手表跟我妈聊了5分钟…… 可惜Sorry ,我仍没克服使用电话手表的「羞感」。 给用Apple Watch辅助健身的人再安利一样配件,18年新出的运动回环表带。 之前我一直使用硅胶带健身,健身完汗黏糊在硅胶带很久不干,手腕会捂出一条摸上去软绵绵湿漉漉的痕迹。当时没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就凑合着用了。 新的运动回环表带,日常带着透气性方面要比硅胶带好很多。就算游泳后,手腕处也不会觉得有东西黏糊,风干的速度也相当快,算是我目前找到最好的健身表带了。最重要是,日常上班佩戴也不会过于运动风,对衣着搭配的要求也比较宽容。 「在最后」就 Series 4 的体验而言,新的升阶对我而言还是值得票价的。对于心率检测的重大更新,对于任何运动者来说实在重要。尤其是在健康监督之上,结合蜂窝网络这一生活化的功能点,去把健康监督进一步细致到生命监护,算是智能手表中的佼佼者了。 回顾这几年,手腕上带过的几代 Apple Watch 算是见证了我在健身上的轨迹,Series 2 是马拉松疯狂期的见证,Series 3 是从旱鸭子到会游泳的见证,而 Series 4 就是拿到自由潜 adia 二星的见证了吧!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