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这只是一篇稍长的商品评论,站在个人的需求角度,难免有失全面和公允,如果有表述不当或者错误的地方,还请谅解也欢迎批评指正。 前言笔者是个钢铁直男,既然用了一个提问类标题,那就开宗明义吧,关于标题,回答是:不值。 一件商品值or不值这类话题,主观判断的色彩较浓郁,很难做到完全客观,毕竟每个人的需求点和**是不一样的。笔者在这个领域也不专业,就是把一些使用体验和想法写下来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而已(其实就是骗点金币 笔者会从购买经过(理由和价格)、外观(手表外观和屏幕显示)、功能(运动和日常)、关于跑步(各项数据和实用性)、关于APP(移动端和PC端的APP以及各种插件)五个方面进行描述,没有快速上手指南,字多图少,感兴趣的往下慢慢看,没兴趣的就看笔者简单粗暴的总结(再次声明,我只用来跑步和看时间)如下: ·购买:海淘的时效笔者是有心理准备的,也没想它能快到哪里去,用的某中没有被税,给7分;价格方面,当时看还是挺心动的,现在猛然回首有点惨兮兮?中规中矩那就给个6分吧; ·外观:整体的手表外观还是满意的,不管是配运动装还是休闲装甚至是正装,笔者认为也是能hold住的,当时选这个带plus的理由中也有它更好看的因素在,给9分;屏幕显示方面就差强人意咯,能见度是不错,但在如今手机屏幕还有华为苹果手表的液晶屏对比下,这个“半透半反式”屏幕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粗糙,当然,在续航方面这是个取舍问题,那就给4分; ·功能:乍一看的确挺多的,可笔者就用了其中两三个,而且笔者估计就算是铁三和户外选手,常用的运动功能可能也只有个位数吧,感觉不如细分几个大领域后再深耕,毕竟登山/高尔夫/跳伞/划船机/冲浪/射击/铁三等等这些项目不太像有人都爱好吧?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这里给7分吧;日常使用的电量和各项检测方面,感觉更是没有达到预期值,按键触感是两段式的?反映慢到肉眼可见的延迟?老年机吗?有些失望,只能给5分; ·跑步:三十年不戴表的人突然想买表,就是冲着实时检测心率和训练指导去的,但使用月余之后,数据检测出来,笔者严重怀疑部分数据的准确性,还完全不知道有何指导改进的作用,这里给3分;就实用性来说,带着它跑步并不舒服,松一点能感受到摆臂带来的惯性,紧一点又不透气,还有它自身的重量真的只适合十公里以内的跑步,带着它跑了两次半马笔者都恨不得做个支架托着它,这里再次只给3分; ·APP:移动端APP有四款,Connect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类似于咕咚和KEEP,Connect IQ是用来玩屏幕和各种插件的,佳速度上有各种训练营和课程,还有个叫Face it,是DIY表盘的我没用过。PC端的叫Express,用于升级固件和同步地图还有音乐的。所有官方软件的使用体验仅仅只是能用而已,真心谈不上好用,给6分;看上去高大上的可玩性方面,一般就是屏幕和插件了,可惜能自定义的太少太少,小问题有点多,只能给5分。 凑了十项过了一把打分的瘾,总分相加55分,平均下来确实连及格线都没够着,所以,这款产品的购买和使用让笔者觉得,不值。 购买理由上文用了很多“笔者”这个词是为了装的很专业似的 接下来我介绍下基本情况,年近三十了从不戴表,就连岳父送的都放家里吃灰。我跑步也算不上努力梯队的,一般跑一休一或者跑二休一,舒服就跑十公里,不太爽就五公里八公里完事。因为去年激进了点还把关节搞受了伤,之后就变成现在这种佛系跑,但是人呐,总有点上进心的,作为一名跑者,不知道自己的心率情况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的;在控制配速方面,抬腕就心知肚明也比拿出手机查看要方便(特别是出汗后手机打不开时);而且也有很多手表续航达到一两周一充了,不用老是关注电量的问题也是一大利好;如果能配对耳机,出门跑步彻底丢开手机的话那就更好了;另外好像高手都人手一块跑表似的,这个也的确是虚荣心作祟。几大诱因列下来,感觉是时候入手一块运动手表了啊。 于是从iWatch看起,因为续航问题直接摁掉了;然后是很火的华为Watch GT,因为没有音乐功能被摁掉了;再之后是松拓,因为外观圆圆的和做工有点憨憨的被摁掉了;再到超火的跑表佳明235系列,因为塑料感实在太强被摁掉了(这个款价格是真心坚挺);这个时候基本上就锁定645M了,后来又出了245M,我记得大概是五月初,也没太着急买,也就没仔细研究,安心在大妈这等这两款的好价,想着618哪个先低于两千我就买哪个。 直到5.5晚上看到这样一条推送: 里面说这个系列是佳明的顶级产品,当时就心动了,2500买顶级,那还要什么245/645?但是没研究过这个系列,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选好吗,跑到下面留言,没有回应,只好自己去找文章看。 我发现大家关心的好像都是英文的事,虽然我也不认得几个英文,但是这都9012年了,我并不认为英文会是什么掣肘,还有那些说地图问题的,我更是木有考虑过,不玩登山好多年 最后把款式和价格弄清楚了,分别是Fenix 5 plus蓝宝石版:480刀、Fenix 5/5X蓝宝石版:360刀、Fenix 5/5s普通版:280刀,基于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和需要放开手机听歌的需求,加上5+也确实比5长的更好看,5X粗犷到我都没考虑过,在当时存量都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一哆嗦就下单了Fenix 5 plus。 事实证明我选错了,体验了月余之后,如果倒回去再选一次的话,我会觉得280刀的Fenix 5才是正确的选择。或者,专业的表干专业的事,245/645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特别是在7.25和26号,京东强子哥丑闻缠身一头包的情况下,Fenix 5 plus国行英文版在天猫和京东连续出现2680左右的神价,更是让笔者心情雪上加霜 外观展示经过大半个月的漂洋过海,运费+强制保险大约120左右,手表于五月底来到我手里,但一直挺忙的,直到618才正式开箱使用,以下是随手拍的(喜闻乐见)开箱环节:
Connect IQ里各种花里胡哨和狂拽炫酷的表盘,实际使用效果却很烂,彩色或者渐变色的底色显示效果就跟发霉了一样,那些幺蛾子都删了照片就不拍了,借用下会员众测拍的吧,我觉得,一个词形容,惨不忍睹。选了很多个小时之后我终于被教育了,原来只有纯黑的底色显示效果才正常,目前常用的一款黑底大白字的,以及一款装*用的电子数据款。 功能体验关于内置的数十种运动,很多都没办法试,就连骑自行车我都没有,我这里共享的都是助力车 之前有拍过一部分,虽然我用不到,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所以这里我还是给了7分的。 接下来是日常使用方面,首先说电量,从5升级到5+,手表模式续航却从14天变成了10天,GPS模式从21小时变成了18小时,这叫升级吗?看不懂。 充电次数我是有记录的,平均五天左右充一次,那么我们算算,户外跑步的时候要开GPS,按照跑二休一,每次平均跑1个小时计算,五天最多开了4个小时的GPS,4/18就算用掉四分之一的电量好了,剩下的平时只当块表用,10天扣掉四分之一最少你也得给我撑个七八天吧? 呵呵哒,骗子,从来没有宣传的这么给力过 再来聊聊日常的功能,请看图: 跑步和心率的问题下一环节单独说; 还有一些普通手环都有的功能,比如步数、卡路里、找手机、闹钟等等等等,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我就直接略过; 再下来是“强度训练分钟数”,这是按周算的,简单点说就是散步的活动强度每分钟算1,而跑步的活动强度每分钟算2,根据它的算法自动换算,它推荐的每周强度训练分钟数是150,我这个把月来,跑一休一时为700,跑二休一时为900,这样看起来,我属于艰辛的体力劳动者啊; 楼层数,这个要求它准确有点苛刻了,毕竟10级一层和20级一层的都有对吧,可能跟佳明的算法有关吧,长楼梯和短楼梯我都试过了,没有摸索出它的具体规律,只能确定它并不是按楼梯的级数或者海拔高度算; 压力分数,这个我只能说,可信度为0;(郭德纲: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睡眠,这个要拿出来喷一喷,如果说压力检测那个可信度为0,这个就只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为什么只好一点呢?实话实说,太多狗血的事了,我随便说几个,比如,在提前设置好的休息时间区间里,它会把充电时当成睡眠,会把静置不动时当成睡眠,半夜起来的话时间稍久点没入睡,它会从之后入睡的时间算起,噢对了,它不能识别任意时间的小憩或者是午睡 温度,这个一定要喷,不连接手机它是没有温度的,而且就算连接了它显示的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温度,比如,上面电子数据款表盘里TEP显示的是25,可是7.25号我这里温度至少35+好吗? 海拔和气压,因为没有去进行登山等户外活动,这个就不乱说哒。 接下来说说升级的重头戏,离线音乐,使用方法是把音乐文件下载到电脑里,再通过Express同步到手表上,很简单。当然也有在线加载软件的,网上口碑有点差,我没用过。耳机配对方面,根本不用看那个什么配对耳机表,蓝牙又不是什么高新科技,一百元级别的QCY、三四百元的缤特力FIT和Beats Powerbeats、千元级的BOSE SoundSport Free我都试过了,顺利配对完美听歌,我木头耳朵就不讨论音质什么的了。回到使用体验上,所有歌一股脑放进去,或者从歌手、专辑、歌名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打开,但只能选择单曲循环、顺序播放和随机播放,说实话,并不方便。如果跟手机播放APP比较的话更是被秒成渣。 Gaimin Pay,虽然手表内置了钱包功能,就是有卡包那个图标,但连接手机后APP里却没有Gaimin Pay这个选项,也就不能添加银行卡信息。网上看到很多用户有这个情况,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知道后期会不会有更新,感觉这项技术并不难,可能只是某些方面没谈妥?这个功能可能真是水土不服。 地图,看到很多人说国行英文版没有,但我这个美版的自带的就有,是拼音显示的,精度不高,使用方法是指定一个位置或者选择某个之前保存的位置,它会从你当前的位置显示方向和距离指引过去,可我觉得这功能是一噱头并不实用,可能对于户外登山和徒步活动来说倒是有点用,至少能给出方向和距离(我就曾经在七藏沟和奥太娜找不到方向过),城市里的导航我估计没有人会选择使用它吧,给两张图大家感受下。 最后,消息推送功能肯定没法用的(字库都要卖钱的公司,体现中文价值的时候到了) 跑步感受 我觉得我快写成吐槽大会了,但我真的还没吐槽完啊。这一P先从室内跑步开始说吧,在跑步机上,它怎么计算距离和配速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它就没准过。这话怎么说?比如,第一次跑,跑步机上显示10km,它已经计算到接近15km了,停止之后让我手动调整,我就给它设置了10km,之后再跑10km,它就显示12km,还是得手动调整,第三次第四次慢慢的越来越接近跑步机的数据了,可是别高兴的太早,它之后居然慢慢变成9km、8km、7km,好智能啊~ 我本来是想用它来校准跑步机和手机的好吗?谁知道,它们仨就给了仨个数据!跑步机和手机给的数据还稳定点,fenix5+同志简直吊儿郎当好不好。。。 再说户外跑步,GPS定位也是经常擅离职守,定位时间从十秒到一分半不等,随它高兴的来,这不是在什么高楼中间噢,我一般户外跑的两三处地方都是开阔地。好嘞,它不是主场作战,毕竟跨越了半个地球在给我定位对吧?这个忍忍算了,不急这一会。 轨迹的事我也无所谓,歪点就歪点,爱漂就飘吧,我习惯它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性格了,能看懂就行,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评测文章纠着这个点评测?真正让我不能忍的是心率方面,每个跑者都知道有个最大心率,多少百分比区间是最佳锻炼心率、多少百分比区间是最佳燃脂心率这些对吧?那么我在购买前的预期是,它能告诉我实时心率和配速,好让我调整速度和跑步距离,甚至指导我的训练,可是它在跑步过程中随心所欲的很,这一秒150+下一秒就变成170+,实时配速也是一样,这一秒530下一秒就变成630,这让人怎么调整?关注这个久了简直都不会跑步哒。 如果说实时显示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数据不准,那好,每次跑完平均下来的总有参考意义吧?我给几张图大伙参考下哈,以下是我某天间歇跑五公里的心率,按顺序每公里截一张图,基本上可以说400的配速已经快接近我的极限了,但“废物佳”却告诉我这个时候的心率跟我嗦碗粉时(这个天气它经常测我嗦碗粉时心率130+)差不多: 跑400配速告诉我平均心率122?!接下来养生跑配速548告诉我平均心率126?! 当然,相对这么不靠谱的数据(也有可能我测错了?),准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我不能为了喷而喷。下面也上传一组我认为数据相对准确的吧,都是530养生跑,场地条件和气温还有时间都差不多,得到如下数据: 好吧,我跑了这么多次,把条件都准备的无限类似了,它测出来的的确准确,可是我想说,这跟我之前的购买需求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好吗?我并不需要持续一周或者二周才得到一组“我很正常”的数据啊。 如果说这该怪我不会利用数据的话,那是不是应该有个什么解读数据的指导? 事实总是啪啪打脸的,我试着咨询了下佳明客服,回答说心率数据仅供参考,手表测出的静止心率区间和运动心率区间数据是给个人辅助参考,以便在发生异常波动时及时引起注意。 那我拿出近一个月的心率数据为例,静止心率基本上是在45-50之间,跑二休一,休息日的最大心率为100-130之间,运动日的最大心率为160-190之间。这能给我什么参考?如果出现异常波动,我自己身体早就感受到了,也根本不需要手表来告诉我啊 心率说完了,接下来说佳明给出的几个个性化数据,同样的,给我的感受类似,就是说不清到底准不准,而且就算数据是准确的,你也不知道有啥指导作用。 训练状态,从7.22开始就显示低效率,但是训练负荷区间却是正常甚至是快超过了的,我不知道是应该多休息还是加大运动? 最大摄氧量,之前最高一次的数据是53,掉了两次现在稳定在51,一个说起来很高大上很难提升的数值,两个月怎么就变了两次呢?好像是基于这个数值可以预测我的成绩,半马127全马315,呵呵,我有自知之明的。 训练效果,有氧训练效果还算正常,只有两次突然不明原因接近5.0,而无氧训练效果就看不懂了,数值有高有低它全靠想象的吗? 虽然有帮助说明,但我真的拿着这些数据不明觉厉:
然后是功能性阈值功率、乳酸阈值、HRV压力。三项数据都需要额外搭配其他的检测设备才能得出数据,这吃相真是,啧啧啧 好啦关于跑步的部分差不多聊完了,最后说说实用性,我可以明确的说,带着它跑步并不舒服,它自重88.5g,而iphone5才112g,同门的245/645跑表重量只有它的一半,对于我来说,五公里还好,十公里就开始不能忍,而我戴着它跑两次半马都恨不得做个支架托着它,想想要戴它跑全马我会奔溃的。佩戴体验上,戴松一点能感受到摆臂带来的惯性,戴紧了又不透气。联系上面写到的,它能测出的数据手机能测出来,测不出的好像也没啥用,想听歌还是带着手机更方便,而且手机还能支付,跑的远了不好回还能骑个共享单车,于是,买了它我最终也没能摆脱掉手机 关于实用性方面我是给了3分的,优势还是得说,比如,左三右二的实体按键,操控便携性方面在运动中的确优于触控屏幕,特别是出汗后,开始/暂停运动、单圈计时、抬腕亮屏、各项数据一目了然等等;再比如,游泳和骑行这些运动,别说手机不能测想要的数据,就算能测也不方便拿出手机对吧;还有个我认为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稳定,记录了几十次运动,手表表现的非常稳定,让人感觉很放心,不像咕咚和KEEP等软件,有时候会给你秒退?或者不报时?手表不会,是个很可靠的朋友。 软件感受最后说说佳明的软件,网上吐槽这个的有很多,司马昭之心哟口碑爆了棚,哈哈,简单介绍下吧,给之后入手的朋友节省点时间。先说PC端的Express,用于升级固件和同步地图还有音乐的。基本上是傻瓜式操作不多说,国行的朋友有更新就更新吧,我一进去就提示更新几个G的北美地图,我忽略哒。 移动端的Connect要先注册,也是傻瓜式的,体验很糟糕,软件半天打不开(就黑屏,连广告都没得看 Connect IQ的可玩性在各大手表品牌中还算比较高的,各种各样的表盘和插件下载之后同步到手表上就可以用了,比如很火的表盘GearMin、Actiface、Digic Watch,还有跑步/骑行/游泳的细分插件屏显,电量湿度温度之类的小插件等等,要玩的话还是可以玩一段时间的。同步好了之后可以点开选项页,虽然不能自定义添加数据,但在既有位置,可以在选项里更改要显示的项目(也是只能选择开发者订好的项目而不能自定义添加),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在于基本上是英文的,另外小Bug有点多,整个平台有点山寨货的感觉,不像是官方出品,真正完美的表盘和插件数量并不是很多。 总结1、如果你跟我一样,只买来跑步,那么这款表我认为并不适合,很难带着它越跑越爽; 2、如果你是铁三选手或者是户外驴友甚至是精通多项运动,最近的2680英文版还是可以玩玩的,虽然学习成本有点高; 3、如果你是表哥,那么以上所有都可以当我没说。 最后我想说,佳明的综合表现有些名不副实,毫无巨头风度。按照近几年华为的发展速度和软硬件实力,Watch GT迭代几次,增加些音乐功能和其他的自定义功能的话,我可能更心水。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