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智能穿戴产品,我从五年前就开始关注了,前前后后体验过近十款产品,然而这么多年来过去了,也没能看到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因此近两年对其的关注也没那么深入了,最近一款用得比较久的智能穿戴设备是三星Gear Fit2 Pro智能手环,用了一年半了,体验过前阵子众测的华为手环3Pro后也未能动摇我取代其的想法。 提到华米科技,有的人会误会成华为的子品牌,甚至比较滑稽地以为是华为小米合作的品牌, 回想起我上一款国产品牌的智能手表还是Ticwatch 2 NFC版,如今两年半过去了,此次获得华米智能手表2的众测机会让我有机会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放到国内的智能穿戴品牌上,感谢张大妈~
开箱&外观采用京东物流寄送,包裹外层仍贴有“朕值到了”的封条,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一个小巧的产品盒,好像缺少了些什么,噢,原来是少了那份随众测产品附带的“张大妈众测指南”。 延续了小米产品的包装风格,华米智能手表2的包装设计得十分的简洁。 开启包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华米智能手表2本体,第一眼看上去感觉有点厚实的亚子。 附件也比较简单,一个充电底座以及一份说明书。 华米智能手表2整体还是延续了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产品的设计风格,圆形表盘虽然一定程度上损失了屏幕显示的信息量,但能迎合大部分用户的审美。 屏幕表面别出心裁地采用了2.5D水漾屏工艺,拥有晶莹剔透的观感。与手机上的2.5D弧面屏幕不一样,其表盘外围的玻璃微微突出,包围保护着表盘的屏幕部分,可能是为了保护屏幕免受划损。 侧面中框采用微晶锆陶瓷打造,保证了硬度的同时,触感比较温润。右侧面上方拥有唯一的一个按键。 背面中间有三个孔,上下两个是心率传感器,中间的则是扬声器小喇叭,下侧的四个触点用于充电。发现了一点工艺上的小瑕疵,边缘部分的四个角落有较明显的色差,感觉是涂层没有喷涂均匀导致的。 采用1.39英寸AMOLED材质的屏幕,显示效果通透深邃,454×454分辨率达到了视网膜标准的326PPI,无论是分辨率还是观感,相比我多年之前用过的TicWatch 2 Pro和MOTO360的大颗粒屏幕要舒适多了。 屏幕边缘存在着6mm左右的黑色边框,与Galaxy Watch Active比较类似,对于手表来说还可以接受,里面集成了环境光线传感器,系统采用黑色的主题色调有助于AMOLED屏幕省电的同时也淡化了边框的存在感,达到了“掩耳盗铃”的效果。 附带的是硅胶材质的表带,柔韧性比较一般,佩戴时比较吃力,边缘卡扣需要手动扣上,考虑到基本每天都要拆下充电,佩戴和拆卸的过程还是比较繁琐的,需要逐步适应。 包含表带后的重量为64g,三分之一台手机的重量。 佩戴方面,华米智能手表2可谓存在感满满,对手腕过细的人更为明显。舒适度一般,固定卡扣的格数多一格太松,少一格又太紧,比较尴尬。 无论是其他的智能手表还是传统手表,华米智能手表2都显得尤其的“厚实”。 还好采用了可拆卸表带的设计,可以另行更换表带,华米智能手表2 ECG版本的表带是皮质+硅胶混合表带,应该会拥有更舒适的体验,期待后续官方推出更多的个性化表带供用户选购。
系统功能长按右侧按键开机,初次开机会显示一个二维码供连接,手机端下载Amafit APP进行扫码绑定设备。 一顿操作后就连接上了,过程不算特别的顺畅,但一路都有提示说明,上手成本也还不算高。 到手的固件版本是1.0.1,联网后就提示有新固件建议升级,为了确保下载的稳定性,会从手表端连接WiFi进行固件下载。升级过程三分钟左右,然而升级完1.0.2版本后,又弹窗提示有更新的固件,前前后后连续升级了3次才完成,不能自动一步到位更新完整实在是有点**。
提供了多个表盘供选择,但还没开放表盘市场供开发者定制,最新版本的固件可以自定义表盘的组件功能。 提供了基本的滑动手势操作,上滑显示快捷功能开关界面,下滑显示通知界面,左右滑动切换表盘。 亮屏状态下按下右侧按键进入应用列表界面,一圈圈圆角图标像极了苹果Watch OS的排列形式。 华米智能手表2采用了高通 Snapdragon Wear 2500处理器,是高通专为穿戴设备定制的一款Soc,由此基本可以确定其系统是基于谷歌的Wear OS进行深度定制的。操控的流畅性则有待进一步优化了,触屏操作的过程中粘滞感较强,比如点击某个功能菜单,跳转到下一个界面时会明显察觉到存在片刻的黑屏,1秒左右才加载好,过渡得不太自然,类似与Android 2.3时期的低配手机的体验。 市面上的智能手表的功能都不过是大同小异,无需过多的介绍,结合我之前用过的智能穿戴设备,对于华米智能手表2,有些细节还是可以谈谈的。 来电时手表会有振动和铃声提示,有消息推送时手表也会振动,振感有点生硬和松垮,虽然能及时通知到用户,但这生硬的敲击感有可能会让用户(的手腕)不爽, 即使是在手机上处理了该通知,手表端仍然会存在,不会自动清理,再次亮屏时仍然会显示该通知,这时候只能手动清理了。
Wear OS的抬腕亮屏和微光常亮模式也得以支持,可以自行设置定时开关,不过定时设置的逻辑有点迷,“定时关闭”界面里面可设置启用时间和关闭时间,实际的意思是启用/关闭这个“定时关闭”的时间,而不是启用/关闭抬腕亮屏和微光常亮模式的意思。一开始我被这个歧义的命名给误导了。
长按按钮可以呼出语音助手,基于小米家的“小爱同学”,一开始还不知道有这个功能,直到看官网介绍才发现,得益于小米的底层技术支持,语音识别准确率挺高的,基本的问答都可以实现。令我惊讶的是,还能与家中的“米家”生态设备进行联动,“打开台灯”、“调高台灯亮度”、“打开风扇”都执行成功。 另外还集成了天气、地图等功能,可以通过手表查路线看天气,无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小屏幕操控不便?用语音助手,动口不动手~
NFC华米智能手表2拥有全功能NFC模块,可以作为交通卡通勤使用,支持的城市交通卡数目不多,比如广佛这边的羊城通就不支持,不过可以通过开通全国交通联合卡来实现曲线支持,目前免开卡费,只不过交通联合卡只有95折优惠,不支持城市自家交通卡的一些优惠,比如羊城通的每月15次后六折。 还支持模拟门禁卡,尝试模拟小区的门禁卡,却提示不支持该类型磁卡,大概是因为被加密了缘故。 去年年底,华米宣布推出AMAZFIT Pay服务,对自家智能手表提供银联云闪付刷卡服务,然而这一功能服务却没有出现在这款带有NFC的华米智能手表2上,不知道是政策原因还是本身就不打算支持,可惜了。 虽然不支持Pay闪付,还好内置了支付宝离线支付服务,通过手机绑定支付宝账号后,即可通过手表展示二维码进行离线支付了,无需连接手机。
eSIM体验华米智能手表2除了是华米首款eSIM设备以外,还是市面上最便宜的支持eSIM的穿戴设备。支持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支持独立通话和蜂窝网络服务。目前各运营商的支持情况如下,除了中国移动不支持独立号码且限制了部分城市使用一号双终端以外,联通电信用户基本可以做到全国覆盖,有待进一步普及eSIM业务。 身处广州,我开启了移动的一号双终端服务,通过“和多号”APP即可通过线上开通,无需跑线下营业厅。资费10元每月,年底前还不收费。 开通后,通过手表即可进行拨号通话,稳定性还可以,由于默认是通过扬声器免提通话,在嘈杂的地方很难听清对话的内容,通话质量和私密性不如手机听筒。 除了通话,打开蜂窝数据后,可脱离手机访问网络,如调用语音助手、查地图路线,只是会增大电量的消耗。
健康&运动记录心率功能是通过华米自主研发的BioTracker?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来提供支持,支持全天心率监测(需要手动开启),进行心率测量时,背部传感器会发出绿光。针对全天的心率数据会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用户,并提供数据分析汇总,十分专业。 通过心率监测还可以对睡眠状态进行记录,同步到手机端后可获取更深度的分析结果,但好像有个小bug,这几天都戴着华米智能手表2睡眠,手表端也有每天的睡眠记录,但同步到手机端却丢失了几天的数据。另外,可能是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的原因,中午的半小时小憩没有被记录到。 运动记录功能也是智能穿戴设备相比手机的重要优势,日常生活中华米智能手表2会记录每日步数和活动的具体时间,还能同步到各个社交APP,但也就仅此而已,如需记录更详细的运动信息,则需手动开启专业运动模式。 运动应用菜单中,拥有跑步、健走、骑行、椭圆机、登山、足球、跳绳等运动方式可选,十分丰富。 晚上户外跑步时,进入跑步界面会自动搜索GPS,支持GPS+GLONASS+北斗星+基站+WiFi多重定位,但搜星速度仍然不是很稳定,有时跑了半公里才提示GPS信号已找到,有时进去就立马找到信号了。 运动过程中,华米智能手表2实时记录心率、配速、轨迹等信息,每达到一个里程碑距离就会有语音提示配速和心率等信息,中途停留一定时间时也会自动暂停记录,运动结束后总结出详细的运动数据,也可以同步至手机端查看得更直观,光论这数据分析的能力,不逊色于专业的运动手表。 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小瑕疵,尽管GPS信号才一开始就已经找到,而最终记录的轨迹并没有显示完整,从跑了一半里程才开始记录到… 内置了音乐功能,可以通过USB连接电脑传输音乐进去,连上蓝牙耳机,户外跑步运动时不用带手机都可以有音乐相伴了。 蓝牙连接耳机进行播放音乐时,有时却不太稳定,在运动途中当手表离耳机远一点(正常摆动范围)都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静止状态时则稍有好转,有待技术团队进一步优化。 运动时,口渴了想喝水,却没带手机和水瓶怎么破?打开手表内置的支付宝应用,在便利店中出示二维码即可离线支付~ 华米智能手表2支持IP68级别的三防等级,运动中沾上了汗水也不必担心,在水龙头冲一下即可。但IP68的防水等级还不足以戴着手表来洗澡和游泳,需要注意一下。
充电&续航 未开启eSIM功能时,打开抬腕亮屏、微光常亮、全天心率,十分勉强地坚持了两天,开启eSIM后,耗电就更加快了,一天一充跑不掉。三年过去了,基于Wear OS定制的系统功能越来越完善,但还是摆脱不了续航抓急的痛点。 采用磁吸接触的充电方式,四个金属触点对接充电底座的触点即可吸附,这一方式比较折中,比通过卡扣或USB接口连接充电要方便,相比无线充电则麻烦一点,却可以获得更快的充电效率。 充电速度挺快的,30-40分钟即可充满,建议每天晚上洗澡时放到底座充一会就可以了,反正也不可以戴着来洗澡。
折腾小技巧USB底座除了可以用作充电外,还可以连接电脑进行数据传输,速度还不错。对于华米智能手表2主要用途在于传输音乐到手表中,以及运动轨迹导出。 众所周知,Android系统都有一个开发者选项的“后门”,基于Wear OS的系统也不例外,华米智能手表2上的这个“后门”隐藏得比较深,打开系统-系统与安全-关于,滑动到底部,狂点 法律声明 即可开启“实验室”选项,在里面可以打开一些还在实验阶段的功能,还会暴露出底层的安卓原生应用,但未经优化的应用体验效果很不友好,甚至有一定的操作风险,需要慎重操作。 发现了有个“久坐提醒”功能,可能会在日后的固件里面正式推送。 还有熟悉的USB调试开关,开启后可以连接到电脑上通过ADB指令实现更多可玩的操作,比如本文中的手表界面截图就是通过该方式实现。
最后聊聊除了这款标准版外,华米智能手表2发布时还公布了另外一款支持心电图测量的ECG版本,然而雷声大雨点小,两个月过去了,目前还未正式发售。 去年华米也推出过一款“华米智能运动手表2”产品,而这次评测的叫“华米智能手表2”,两款产品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不得不说华米的产品线命名规则有点傻… 在收到这款华米智能手表2之前,华米科技却又发布了一款新品智能手表——华米GTR手表,看上去更像是针对改善华米智能手表2的痛点而打造的,妥协了一部分功能换来更纤薄的机身以及无敌的续航能力,这都是我所在意的,但华米科技并没有打算推新弃旧,目前两款产品都在同步发售,且华米智能手表2仍然能较高频率地获得固件更新。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体验,华米智能手表2的留给我的印象是专注运动健康领域的同时,也将支持4G eSIM穿戴设备做到了千元以下,性价比很高,而在系统和续航方面则有点偏科,完成度有待加强,期待技术团队后续不断更新固件优化用户体验。 这几年来,智能手表的厂商经历了一波洗牌,从Android Wear阶段的MOTO360、LG Watch系列到如今基于Wear OS定制甚至自研系统的Amazfit、HUAWEI Watch、TicWatch等品牌,可以直观看到智能穿戴还是专注于在运动和健康监测领域的技术研究,而未能形成类似于苹果Watch OS的健康智能生态,当然这也归咎于谷歌花更多的投入去推动Wear OS的生态发展,每当看到Apple Watch怀着“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状态去挤牙膏时,作为Android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羡慕之情。
*配图来自网络,如 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商品由乐居居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众测活动~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