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中立,深度,态度,本文都很齐全。 Hi,大家好,我是邵先森。 作为一个现任米粉【正经科技粉】和数码爱好者,我打算好好写这篇文章,虽然你们已经看到各大数码博主之前已经发布了相关的评测和视频,但是毕竟我不是大佬,所以没有办法提前收到,只能尽可能的快的写了这篇详细评测。 本文图文并茂,字数高达9000+,能完整看完这篇评测的我都敬你是条汉子. 小米手表发布后没有几天,我看见网上很多铺天盖地的截图和总结,我都大致看过了,那小米手表是不是真的有那些问题?或者说是还有哪些优缺点是我们不知道的,我希望这篇帖子能让大家对目前的小米手表有足够的了解。 关于小米这块智能手表,我打算按照我之前的回答来写全文,于是我为此做了个思维导图:
我直接把标题加粗了,大家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1.个人对于购买支持eSIM智能手表的市场遐想 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穿戴设备已经不陌生,从小米手环到apple watch,这么多年的产品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对于智能手表,大部分童鞋都已经很清楚了。 但我个人的观点是,智能手表本身就是个伪需求,思考一下,你用智能手表干什么?接受微信,电话的提醒?监测心率?运动监测?刷地铁?刷门禁?这些手环明明就可以做到了。。 那只剩下为了更美丽,更装逼这个重要选项了。okay,我是非常认同这一点的,我们完全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看更美丽更好用的智能手表。所以小米就推出了自己的手表,一点毛病都没。 但其实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市面上不多,因为绝大部分城市对于eSIM不支持,全国开通的城市三大运营商各支持七个城市(很大一部分重叠),支持的城市少限制了用户群的发展,同时用户群的呼声不大(需求不大)也无法助推运营商开通更多城市。(个人觉得本质原因其实还是eSIM挺鸡肋的) 大部分用户从来没想过哪天会不带手机出门,壮哉我大中国,不带钱包钥匙能出门,但是不带手机出门是万万不行的,既然都要带,那么普通场景里,蓝牙智能手表足够了,这就是为啥eSIM需求不大的主要原因。 所以只有在运动时候和真不方便带手机的场景,或者是手里需要拿其他东西的时候,比如跑步不想带东西,游泳的时候,或者是真的着急出门忘带手机了,这时候才能体现出eSIM卡智能手表的作用。 个人觉得小米在这个时候推出支持eSIM的小米手表,一是小米没有做过自己的手表(amazfit不算的话),二是手环用户的基数已经够多了,可以给手环用户更好的体验和外观,进一步扩展小米的中端可穿戴市场。三是小米手表可以作为米家新的生态链入口和控制器。四是毕竟华为智能手表都做了那么久了,小米当然应该跟上,哈哈哈。 虽然小米出手表这事理所应当,但是智能手表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前有apple watch,galaxy watch,华为watch,后有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发布手表的ovm,要啃下一块蛋糕来,光有性价比可不够,还要有差异化!你看小天才就做的挺好,所以怎么在这个红海里找到差异化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图来自网络:小天才手表 现在的用户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小米的用户,可能是最精明的用户群体之一(他们执着于同样的参数有较高的性价比,较好用的智能,以及较完美的体验)。雷军:我好难啊 那小米手表到底怎么样,我试图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做以下的一些分析: 2.参数分析,价格分析,以及竞品分析 对于购买智能手表的用户来说,如果不是为了eSIM,那么其实整个市场产品的可选择性会变得非常非常非常大,但因为本文是针对小米手表的评测,我就不加入那些没有eSIM的手表一起来对比了。。毕竟时间有限,二是我确实也没有同价位的其他智能手表的使用体验(俗话说得好,没用过就没有发言权) 那么市售带eSIM支持的智能手表大概有哪些呢?他们分别怎么样呢? 于是我大概做了个图(材料来自我自己的搜集),如果下图有一些参数或者描述不正确,还请麻烦告知,参数都搜集于网络。 基于我对于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应用场景分析,个人认为如果支持eSIM智能手表不支持游泳的话,其实相当于阉割了很大一部分实用性,因为eSIM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不能带手机的时候而准备的,而游泳是不能带手机的典型场景。(这时候有些钢筋童鞋要说了,我手机防水,可以带进泳池, 我的回答是:没问题,你可以带着游泳的。) 而如果你并不经常运动,我想,蓝牙智能手表可以满足你,当然,你觉得有eSIM更好,那也毫无问题,因为理论上功能是多多益善的,虽然用户不一定会用。 另外从上表格可以看出两点:
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在上面表格并未特别指出,以下尽力补上,
【题外:我突然感觉努比亚X也不错】 我们现在买产品有时候并不是买产品,而是对于整个生态链的兼容性,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系统,其实都是一样,就像你买了华为手机就想买个华为笔记本,有了米家生态链的产品去买智能音箱就只会买小爱同学而不是天猫精灵,生态链的兼容性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所以在同价位的产品上,我个人一般会优先考虑接入米家的产品。 抛开要不要esim这个问题,在1299这个价位上,小米做到了性价比不熟任何同类竞品,当然这也是小米一贯的技法和打法。 外观,佩戴以及硬件体验: 我们来看看这次小米手表的外观和佩戴效果, 首先站在我个人主观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手表给我的第一反应是厚,同样,我也觉得没有apple watch来的精致,但是当我戴了两天以后,我看它的眼神感觉跟带了apple watch是一样的,我问了两个同事,他们也表示看上去感觉就是apple watch。这种感觉就像产品部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设计师去休假了一样,完全没参与。虽然长方形表盘也不算apple watch专利,但感觉就是觉得很奇怪。但我不排除也不介意有一部分用户喜欢这样的设计。 okay,我们先来看看外观开箱: 手表的包装外壳有立体刻印,反正智能手表包装貌似都这样 撕下原厂送的保护膜以后,手表质感瞬间上升 全套配件如下,5V1A的充电头: 触点式充电,不用内置无线线圈可以缩小手表体积 侧面按钮,分别是表冠(可旋转和可按)和按钮,很像苹果,按压进入菜单。 侧面这边估计是扬声器。 表带扣LOGO 表带材质非常舒服。 其实真的厚么?并不是很厚,我们来和其他智能手表做个对比,从左往右分别是Garmin Descent MK1(我的现任,apple watch(借的),小米手表,Garmin fenix 3(我的前任),发现相比之下,小米的智能手表并不是最厚的,它真的只是“感觉" 厚.. 让我们来看看上手效果, 男士上手效果如下(177cm,75KG的男士上手效果),一点不显大 一位小女生上手效果如下(162cm, 44公斤的女生上手效果),看着有些大了 看见一部分评测说,小米手表的屏幕不够细腻,看得出颗粒感。我不想拿ppi说事(虽然大家都是326ppi),但反正我是看不出这块屏幕不够细腻(可能是我Garmin看多了,也可能是我没那么仔细去看),能看出不够细腻的兄弟眼神不错。 上张美图 4.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的配对和使用: 在这一块,安卓系统安装小米需要下载两个APP,分别是Wear OS(bygoogle)和小米穿戴。 我万万没想到需要下载两个APP,我本能上是排斥的,越多的APP安装就增加了物件使用的复杂性,我当然知道恨不得所有硬件只用一个APP控制的小米在本能上也是排斥这样安装的,我也知道华为也需要安装Wear OS,但那我能说什么呢?软件厂商加油,争取能有一天我们可以逃离google的魔爪。 在安装完这两个APP以后,配对小米手表还是很简单的,按照指示做就可以了。然后小米手表会和手机进行蓝牙连接,APP需要获取你的身高,体重,年龄,以便于算法更精准的分析你的健康和健身统计。
而在iOS系统,尴尬的是,App Store暂时还未上架小米穿戴,但是可以下载wear OS,这意味着有一部分数据暂时无法在手机上查看,当然信息提示和电话提示还是没问题的。(根据上个某乎问题的答案,小米穿戴将在12月3日上架APP store) 本部分测试无图。 5.eSIM卡的使用体验 关于eSIM卡,首先,全国三大运营商各自只支持七个城市,而且其中大部分城市重叠。但并不意味着你在其他城市就不能使用,只是你需要有一个归属地是如下城市的号码就可以开通了。 开通很方便,线下和线上均可以开通,所以你不需要到如下城市来开通: 具体城市和费用如下:
我是联通和电信用户,开个联通一机双号给大家举例: 至于怎么开通,我就不写说明书了,拥有以上7个城市归属地号码的童鞋,打开小米手表,里面就有详细的教程, 上海联通用户直接联通APP开通(辣鸡APP经常闪退)【联通手机营业厅APP测试人员请回去开启安卓端回归测试,这个提醒免费】,不闪退的话,前后只需要30秒不到,算上闪退,我用了两分钟。 目前一机器双终端不产生任何费用,并且可以免费体验12个月。 至于是否可以注销?怎么注销? 在手表里可以直接删除对应的esim资质,同样也需要在上海联通APP里面注销一机双终端。 这样的话你就成功换绑另外一个号码了。 6.APP实战使用体验(重点) 因为已经开售的原因,网上很多朋友已经列出了小米手表的目前存在的bug,当然,我其实对于一些软件bug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软件Bug是可以通过推送更新解决的,所以我以下列出的APP体验仅仅针对在目前的系统版本后缀为001.XM030的小米手表的软件版本体验,也仅为个人体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对于手表的使用方式和体验也不同,我会在本章节去测试对于微信,支付,地铁卡,运动,睡眠以及智能家居的体验。 微信:微信这一块做的还不错,可以看到近期联系人,聊天记录,可以回复emoji,语音以及文字(语音转文字),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语音和文字的输入精准度都很高。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手表虽然开通了eSIM,但是关闭蓝牙的情况下,微信无法加载,也就是说,微信必须要靠手机蓝牙连接才能使用,然后我查了下,说是微信暂时不支持独立使用,因为微信官方暂不支持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在手机在身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手表进行微信回复? 真相只有一个:评测或者是失了智的时候。 我打开了Keep,跳出了这段字。。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说好的独立APP呢? 我又打开了QQ音乐,提示我,将开始使用流量播放,我选择播放,终于,音乐响起了。感觉不错。 支付:已经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毫无问题。(支付宝支持离开手机使用!即可以独立eSIM使用,超棒!) 地铁卡:(暂时支持还不全面,但以小米的速度和过往的经验,支持城市应该提升的很快) 运动:暂不支持游泳模式!我满怀希望的打开小米手表,去找官方说的游泳模式,并且准备和Garmin一起下水,然后比对数据,用来做测评,当我打开小米手表的运动模式,我懵逼了。。游泳呢?喂,游泳呢!我又去了一遍官网,这次我在官网下面看见了一行小字,游泳功能将在2020年初开放! 小字如下(那行灰色的,我故意截这么大是因为不注意找真的很容易遗漏,这就是我第一遍为啥遗漏了这行字的原因) 我很伤心。因为对于我来说,游泳算是核心功能,或者说是差异化功能。。 当然得益于小米智能手表的游泳功能还未上线,我可以少测一个功能了,不过我还是带着去游泳了,我很开心的告诉你们,我游了一个半小时,开心的告诉你们,没进水。。放心吧。。 运动类我能测的只剩下跑步, 为了这次测量,我带了四块手表出门,分别是小米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4, Garmin Fenix 3, Garmin Descent MK1..(我太难了) 其中,Garmin Fenix 3的心率是用配对的心率带来测量的,同时,我也将Fenix 3心率带的数据作为这次测量的心率基准。(光学心率由于其原理以及算法,在精准度和即时性上远落后于心率带测量心率)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将小米手表和Apple Watch分别置于左右手的最接近手腕处,Descent MK1至于左手小米手表后面(理论上精准度要差很多,后来验证果然是的),Fenix 3至于右手apple watch后面(心率带测量不受手表佩戴位置影响) (粗糙的佩戴示意图,上面是右手,分别是apple watch3和Garmin Fenix3,下面是左手,分别是Descent mk1和小米手表)
“表哥”出门跑了5KM(手表磕磕碰碰实在是太难受了),贴出5KM的数据 小米(在这次跑步过程中,小米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心率探测和算法,和apple watch不相上下,但是在最后小米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心率偏低,可以看到下图的心率有一个明显的缺口,这个问题在我换手腕佩戴之后解决,应该是佩戴位置引起) Apple Watch:(虽然数据不是特别详细,但是心率测量最接近心率带) Garmin Fenix 3(得益于心率带,Fenix3的数据非常全面,包括步幅,垂直步幅比,数值摆动,触地平衡和触地时间,你看到的波动是因为我停下来拍照造成的) Garmin Descent MK1:(可能是佩戴位置的原因,Descent MK1光学心率刷新非常缓慢,我难以相信心率测量的表现不如苹果和小米,和心率带测量数据比,Descent MK1表现出了惊人的迟滞和误差,起步时候心率比其他三个低了20!让我很不爽,因为他最贵!) 关于这次跑步的总结: 心率带是变化最快的(可以理解成刷新率最高,也最准确),其他手表由于算法不同,佩戴位置不同,确实会有一些偏差,但是总体上区别不大,抛开最后一段不看的话,小米表现非常良好,和苹果一样非常接近心率带的数值,刷新也很快,下面是路途中拍的几张图。 左上是apple watch ,然后右上是Garmin fenix3 (心率带配对设备),左下是Garmin descent MK1,右下是小米手表,可见小米手表的测量数据和其他手表基本一致。 为了验证小米最后一段掉心率的原因,我决定再跑一次,于是这一次我佩戴了心率带和小米手表,分别是左右手的正常佩戴位置,这次出门跑了10KM,小米未出现任何问题,上面的问题可能是我戴太多手表互相拥挤导致位置不对造成的后果,这次的数据如下。 中间的心率配速骤降是因为我按了暂停,大家停下来分了个橘子吃。。嘿嘿。。总体问题不大。 但是这段路程可以看出小米的气压计计算高度的算法不对,中间有一座桥,Garmin的数据(绿色海拔高度)清晰的标明了我跑步路线来回经过桥的高度,而小米测量的高度可以说基本没法看,再回头看上次的数据,我在平路上跑的,小米手表的气压计的高度算法可见不是很好。 计步:计步这一块没什么毛病。 以下分别是Garmin和小米一天的步数统计,分别是下班之后的7000+和跑完步之后的14000+,其余的几百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我分别带在左右手,会和每个人走路的姿势也会有影响,但是总体还是很准确的。 睡眠:我一直觉得这个功能也很鸡肋!我问了我几个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戴着手表睡觉的习惯,除非是特地为了测试睡眠质量。大家都觉得能带着手环睡觉已经是极限了,带手表睡觉影响睡眠。不过为了测试,我还是带着两个手表睡觉了,分别是小米手表和Garmin Descent MK1(我好难啊,硌得慌啊,害我一晚没睡好!) 下面是数据对比: 睡眠是小米的更准确,因为我那天打农药打到了12点多,而garmin有个设置,问你每天几点睡觉,我填了11,所以Garmin这个不够智能,反而是小米自动监测的更准确。 智能家居: 对于小米系的手表来说,IoT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别管我在家里是用小爱音箱还是手机控制或者是自主逻辑控制,但是能在手表上能加入口这种功能总是好的。但我依旧不能否认这个功能很鸡肋。 因为在家里的时候,我连手表都不愿意看,家里有挂钟,或者我用小爱同学就够了,没有小爱同学,我也倾向于用手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需要唤醒手表,再用手表去控制智能家居呢。 但是也很奇怪,我家一共有25个小米设备,但是手表显示是11个,5个在线。这个很鬼畜。不过我试了下控制,是没问题的,不过确实不支持完整的功能,比如调光什么的。(但是扫地机又支持模式选择。。搞不懂) 7.充电和续航体验 通常来说,对于一块智能手表来说,我们测试续航,应该分为开GPS和不开GPS模式。 得益于小米手表的“大黑厚”,电池的容量相对于其他手表是相当喜人的,570mah的电池在智能手表里是前无古人的。。 在实际测试中,无GPS正常使用一天:早上八点到晚上6点,电量下降21%,中间我有对手表进行研究和操作,看来官方宣称的36小时续航是比较谦虚的,这样算起来,可以用40-50小时。 开GPS使用测试:第一次跑步5KM,35分钟,耗电11%(从90%-79%),第二次充满电出门,跑步10.3KM,1小时10分钟,耗电21%,两次数据稳定,由此推断,小米手表全程开GPS的最长续航在5小时左右。(中规中矩的表现,没啥好吐槽的,Apple watch有时只能4小时。) 充电:充电有BUG。 为了测试充电,我熬到小米手表用完了电,配合了原装充电器,就是如下效果,以平均每小时10%的速度充电,并且在总体电量到达84%停滞不前。 而出现这样充电问题的不是我一个,在小米手表吧我确实找到了两个相同的人 在我关机重启并且重新将手表放入充电座后,问题得到解决。 下图可见11月21日早上开始充电,以平均每小时10%的速度,到达84%以后开始充不进电(间隔期显示完全无电),在我重启并且重新安置后,电量可达100%【从19点50分开始重新安置到20:07分的17分钟内,电量已经从84%到达100%,充电速度明显加快,我相信这是小米手表正常的充电速度】(怀疑我故意拔掉的人,你可以看看你家的米家设备有没有我多,咱们到底谁是真米粉。) 这时候有些钢筋就说了,那肯定是你位置没放好,所以冲的慢。 我只问钢筋一句:当你看到手表开始显示充电时,你怎么知道位置放的对不对?难道你盯着它看十分钟,然后发现不对再重新摆正位置? 用户只管有没有显示充电(充或者没充),并不会去管在充的时候位置对不对,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厂商的问题。 8.总结 在这短短的五天体验中,我的评测报告可能没有办法做到特别全面,如果你还有什么其他想知道的,可以在留言里面说。 小米依旧是那个小米,性价比依然可以做到很高。 但我们先要思考,我们是否需要一个eSIM手表,毕竟Wear OS的微信还不能独立使用,也就是说eSIM只能拥有电话和短信。 软件体验:无论软件使用的体验怎么样,我问了身边一圈的朋友,大部分智能手表的用途就是提醒来电和微信,再查看个心率,最多配合个短跑,那么其实无论是哪款智能手表,都可以做到的。在这些方面,无论是精准度还是体验,小米都做到了第一梯队。 如果拿微信回复,或者是keep以及其他app来说事,我还是那句话,生态系统的不完美和用户需求的不广泛导致了体验差,而且其实我们在有手机的时候,是不太会单独用手表里面的APP的。 值得一提的是,支付宝体验不错,不带手机出门不会被饿死! 运动体验:等游泳开通以后,我愿意把运动体验打到4颗星,我认为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和场景。当然其他专业的运动还是应该要靠专业的手表,我不指望小米可以做到潜水和滑雪。至少这两年不指望。 续航和充电体验: 续航其实是还算不错的,不开GPS能用两天绰绰有余,肯定是超过官方说的36小时,开了GPS能坚持5个小时,这个成绩算是中等水平。 但充电体验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加上网上其他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综合来看, 小米手表真的做的很差么?其实并不差,不然你想想,有什么apple watch能做到的小米手表做不到?1299的这个价位,几乎拥有了所有能想到的功能,去对比1299的所有价位的手表,小米也绝对不输给任何一块表。 但是小米手表也远远不够好,没有创新,没有特点,还不够好的体验,实在是太中庸了,我们想想MIUI的人性化,再去看看这块小米手表,体验上还是差很多的。我戴小米手表的感觉,抛开美观和eSIM的话,我觉得还不如小米手环,小米手环操作更直接,更简洁,续航更长,更轻松。 总结完上述的小米手表表现以后,我个人对小米手表依然有个个人建议: 既然小米手表支持eSIM,为何不去支持下手机对手表进行定位?为什么不去支持下手机远程连接手表? 这个功能不难实现,如果实现了,意味着我可以让老人和小孩带上自己手机绑定的小米手表,并且可以远程通话,远程定位,远程查看老人和小孩的心率,防止走失。既然硬件上都满足了这个条件,多做这么一个暖心的功能也不是很难。 每次在情怀上,我都很佩服老罗,很佩服锤子。在小众用户关怀上,锤子已经远远把其他公司甩在了后面。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个人活着,我们有朋友亲戚,我们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我们有太多需要关爱的人和事情,他们不如我们年轻人学得快,不如我们脑子清晰,他们甚至有些残疾,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关怀和照顾,不代表他们可以独立生活的很好。还是希望很多公司在做商业的同时,能够更多的关怀这个社会,比如头条寻人就做得很好。(这仅仅是个人意见,因为我外婆走丢过,现在买一块好的老人手表,太难了) 最后,如果你想让我推荐智能手表,我其实是不愿意推荐的,我还是觉得智能手表本质上就是个伪需求,但如果你觉得为了美观,为了方便,想要手表而不是手环,我依然没有答案,因为我只用过小米和Garmin(麻烦Garmin的老板结一下款,这条五毛),但一个数码产品,不去测试,不去真正使用和体验软件,光看参数是看不出设备的好坏的,尤其在智能手表生态还不成熟的现阶段,尝鲜不错,抱歉做不了推荐。当然,小米手表如果修复了相关bug,确实也是一个很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好了,本次小米的手表测评就先写到这里,看完全文的壮士们,我在这里给你们鞠躬了。 写了这么多,求个顺手的关注,我是喜欢数码的粉丝很少的邵先森,爱你们!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